儀器設備是實驗室開展相關活動時非常關鍵的一個要素。儀器設備的性能狀態對實驗結果的準確可靠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設備的種類越來越多,功能也越來越復雜。因此,為了保證實驗質量,實驗室務必要做好儀器設備的管理工作。設備管理是以設備為研究對象,應用一系列理論、方法,通過一系列技術、經濟、組織措施,對設備規劃、購置(設計、制造)安裝、使用、維護、修理、改造、更新、調撥,直至報廢各個過程的活動,對設備進行綜合管理,做到全面規劃、合理配置、擇優選購、正確使用、精心維護、科學檢修、適時改造更新,不斷改善和提高技術裝備水平,追求設備綜合效率,以達到壽命周期費用最經濟、設備綜合效能最高的目標。尤其是,隨著現代信息化技術的發展與應用,設備的信息化管理也越來越受到重視,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由于不同實驗室所配置的儀器設備不盡相同,本文就實驗室儀器設備管理的一般原則和要求進行分享。
“01”設備采購
實驗室應根據工作需要制訂設備采購計劃,充分考慮市場的需求以及實驗室檢測能力的設備配置需要,做好相關調研,有目的地選擇采購合適的儀器設備,按相關程序要求進行采購。
“02”設備驗收
?儀器設備到貨后,應由儀器設備使用人員及供貨方共同開箱驗貨,重點檢查外觀包裝情況;按照裝箱單清點零件、部件、工具、附件、備品、說明書和其他技術文件齊全;檢查設備各部位、各零部件、附件等有無銹蝕和破損;核對設備各部件接口的位置及有關參數是否相符;對不需安裝的備品、附件、工具等應妥善裝箱保管,注意集中移交,防止丟失;保護好搬運及吊裝裝置,凡屬未清洗過的滑動面嚴禁移動,以防損傷設備;做好詳細的檢查記錄,對破損、銹蝕情況要拍照或作圖示說明。
?開箱驗收完畢后,由供貨方人員根據合同條款和設備技術性能指標進行安裝調試。實驗室人員對安裝后儀器設備的主要指標進行確認。設備的溯源性及其確認也是必備的內容之一,只有通過溯源結果滿足試驗要求的設備才能給予驗收。驗收按合同條款和有關驗貨的具體規定項目進行。
?開箱驗收和安裝調試中發現有數量和質量問題或者不符合合同要求時,不得通過驗收,并及時與供貨廠商交涉。
?設備安裝調試驗收后,實驗室驗收人員及時填寫驗收記錄或報告并留存。
?已經驗收合格后及時按要求做好設備標識,包括設備性能狀態標識,以免誤用。
“03”設備使用
?儀器設備應放置于固定、合適的場所,并根據工作和環境條件的要求配備適當的輔助設施。
?所有儀器設備(包括新購及調入設備)須經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需要校準的儀器設備還必須經過校準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對于不需要校準的儀器設備,實驗室應定期核查其狀態是否滿足使用要求。
?實驗室的儀器設備通常采用唯一性標識管理,包括管理標識、校準狀態標識。使設備使用人方便地識別設備狀態,避免使用未經校準確認或校準確認不合格的儀器設備。
?管理標識通常注明設備名稱、設備編號、規格/型號、放置地點、到貨日期、價格、保管人等信息;
?校準狀態標識一般分為三類:綠色標識(準用證),校準檢定合格或校準經確認滿足使用要求的設備;黃色標識(限制使用證),表示儀器設備部分功能失效,但其被使用的功能適用且經檢定合格或設備部分量程精度不合格但其被使用的量程適用經檢定合格者;紅色標識(停用證),表示曾經過載或處置不當、給出可疑結果,或已顯示出缺陷、超出校準周期等的設備,均應貼上停用證,直至修復并通過校準或檢定或驗證表明能正常工作為止。
?涉及使用安全、操作較為復雜的精密設備以及其他某些特殊要求或特定設備,在投入使用前,應制定設備使用操作規程,使用人員經上崗考核合格后上崗。設備使用規程主要包括但不限于:⑴設備使用的工作范圍和工藝要求;
⑵使用人員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和技能;
⑶使用人員的崗位責任;
⑷使用人員必須遵守的各種制度,如定人定機、憑證操作、維護保養、事故報告等制度;
⑸使用人員必備的規程,如操作規程、維護規程等;
⑹使用人員必須掌握的技術標準;
⑺操作或檢查必備的工器具;
⑻使用人員應遵守的紀律和安全注意事項。
?操作人員必須按照有關說明書和操作規程正確使用儀器設備。使用中注意監控運行情況,發現故障或異常情況應停止使用,及時采取措施排除故障或異常情況。使用完畢,按正常程序關機。
?由使用人員及時填寫設備使用記錄,記錄每次使用設備的時間、設備性能、維護保養、器件更換等情況,使用記錄歸檔保存。